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3月7日,记者从青海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青海林草产业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举措,逐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以种植、养殖为主,带动农牧民增收的良好发展格局。截至目前,青海林草产业产值整体呈上升趋势,林草产业产值达325.66亿元。
林草产业是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生态安全,更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省林草产业蓬勃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达2.268万公顷。其中,以冬虫夏草、草种繁育为主的草产业产值为318.83亿元;特色经济林种植、特色养殖、中藏药材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产值达6.83亿元,沙棘可利用面积为1.191万公顷,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为0.30万公顷,水果种植面积为0.604万公顷,藏茶种植面积为0.136万公顷。除沙棘果、大樱桃、杏等原材料商品外,还出现了沙棘叶茶、沙棘籽油、软儿梨饮料、树莓酒等精深加工产品,丰富了全省林草产品种类,延伸了产业链。
全省特色经济林林果产量达到2.91万吨,成为除粮食、蔬菜之外重要的食物来源。全省麝养殖基地达33个,共养殖林麝1162头,以林麝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初具规模。目前,青海省林草产业已基本形成以种苗繁育、草种生产、林麝养殖、冬虫夏草采挖等为代表的一产,以沙棘、油用牡丹、黄果梨、藏茶精深加工等为代表的二产,以生态旅游为代表的三产产业体系,特色鲜明、潜力巨大。此外,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在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韩强表示,省林草局将打开新思路,出台新举措,在进一步发展林下种养、森林旅游等传统产业模式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发掘自然教育、生态文化、生态摄影等新的林草产业增长点,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林草产业新名片,让林草产业成为提升全省经济良性内循环的重要支撑点。
人民网西宁3月10日电 (况玉)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冰壶协会主办,青海省体育局等承办的2024-2025赛季中国冰壶联赛(西宁站)于2025年3月10日在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冰壶馆落下帷幕。比赛为期11天,设男子团体、女子团体、混双三个组别共106场竞赛,来自11个省市区的45支代表队、170余名运动员参赛。…
“西宁地区观测到的鸟类已超过200种,更有白额雁到访西宁,消失30多年的中华秋沙鸭也在西宁市北川公园现身,水草丰茂、鸥鹭翔集的画面在西宁随处可见。”3月6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西宁市河道治理中心主任蒋志刚发言时,跟所有与会人员分享了湟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